作者:胡许萍
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中小企业数量也随之逐年增多,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愈来愈大。资金是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同样中小企业也不例外,因此,如何合理安全地筹措资金已成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为了有效实现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股东利益最大化,负债经营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财务手段和方式。本文将就我国中小企业筹措负债资金的现状及相关风险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分析
On the status of SME debt management and risk analysis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number of SMEs also will b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its impact on China's economy growing larger. Funding is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protection, the same SME is no exception, therefore, how to secure financing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MEs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fundamental objectiv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 to maximize shareholder value, debt management has become a very common financial means and methods. This paper will raise debt financing of SME status and risks associated problems are discussed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SMEs; debt management; risk analysis
1 引言
从会计学的角度来看,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用货币计量的,必须以劳务或资产者偿付的债务。负债经营是指企业以已有的自有资金作为基础,为了维系企业的正常运营、扩大经营规模、开创新事业等所产生的财务需求,但是自身现金流量不足,通过商业信用、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多种形式吸进资金,并且运用这些吸进的资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使得企业资金不断得到补偿、更新和增值的一种现代企业筹资的经营方式。具体含义是:资金来源源于举债,如通过拆借、贷款、内部融资、发行债券等方式从银行、非银行等金融机构、其他自然人和单位等吸收的资金,债务人仅有规定期限内的使用权,并承担按期归还的义务[1],其资金所有权仍然属于债权人。
中小企业负债经营能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负债利息具有“抵税作用”,在通货膨胀时期,负债经营具有举债效应,负债经营还具有融资速度快、借款弹性大的特点,负债经营可以使中小企业运用更大的资金力量,扩大规模和增加经济实力,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基于以上原因中小企业有了负债经营的动力和动机,使负债经营成为普遍的现象。
2 相关文献回顾
十多年来,学术界对中小企业负债经营的研究不论从范围、深度、方法上都有新的进展。笔者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检索从2000年到2013年关于“中小企业负债”“负债经营”的相关论文超过100篇,涉及范围相当广泛,从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考虑中小企业负债经营的现状、风险和讨论适度负债。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关于中小企业负债经营的研究还差强人意,比较权威的研究非常的少,而且系统性不强。
杨海景主要研究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及优化途径,指出中小企业的负债资金与权益资本的总量比例不合理且两者本身结构失调,主要从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力度和加强政府扶持力度等途径来优化中小企业资本结构。
刘建青,罗雯等主要论述中小企业负债经营,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负债经营的现状,指出中小企业负债经营的利弊进一步为我国中小企业负债经营提出建议。
王一辞、王艳南等论述了中小企业负债经营的策略,首先分析中小企业负债的动机,并给出了多种中小企业负债经营应对措施。
3 中小企业负债经营的现状
3.1 中小企业负债比较困难
企业负债的来源一般是商业信用和银行贷款,当然中小企业也不例外。因为中小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生产产品单一等导致发展后劲不足,信用系统也才初步形成,中小企业融资比较困难[2]。由表1可知中小企业取得银行贷款难,取得银行长期贷款更难。但是负债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没有一家企业能够依靠自身资金而不靠负债使得企业正常运行。因此,尽管中小企业融资比较困难,但还是会迎难而上。
表1 我国中小企业贷款负债情况
3.2中小企业负债率过高
从理论角度看,中小企业的资金按照其性质可分为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借入资金是企业向银行、其他企业、其他金融机构等吸收的资金,又称负债资金。自有资金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中小企业初始运营的资金基础,同时也是中小企业承担债务的基础,如果一个企业自有资金过少,负债资金过多的话,就会导致资本结构不合理,这不仅对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还会加大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3]。
虽然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在开办之际主要依靠自有资本,但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自有资本比例越来越小,反之负债资金的比例越来越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干2009年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已高达95%,其中资产负债率超过100%的高达43%,2011年我国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60.36%,高于大型企业的54.82%。如此之高的资产负债率不仅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再融资能力,而且也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筹资风险和财务危机。
3.3中小企业对负债经营存在片面认识
由于负债经营能够为中小企业带来较大的杠杆利益,并且不会影响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权,所以,有的企业所有者总是希望利用负债经营的方式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盲目夸大负债经营的财务杠杆作用,一味注重于其杠杆收益,忽视财务风险,导致债台高筑,经营难以为继,发展也无从谈起。而另一部分中小企业所有者过于厌恶风险,只光看到负债之弊,未看到负债带来的利益,不敢利用负债经营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从而错过了时机,导致企业发展缓慢,甚至被后起的中小企业赶出市场。
3.4中小企业在负债方面存在赌博心理
中小企业一般处于创业初期, 竞争力不强 ,规模不大,但求大、求快的心理过强,往往会过度盲目扩张负债。结果,当出现不可预测因素时并因自身实力不强,抵抗风险的能力差造成巨额亏损,从此一蹶不振,甚至破产倒闭。我们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中小企业要想利用好负债经营这一策略,就必须正视负债经营,不能存在赌博心理,扩张欲望不能太强。可以说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要使其发挥威力,就要知道其对中小企业有哪些利弊 [4]。
4 中小企业负债经营的原因
4.1负债能够获得财务杠杆效应
由公式(1)可知:假设企业的债务利息不变的情况下,当息税前利润(EBIT)增大时,每1元利润分摊的固定债务利息会相应降低,留存给所有者的税后利润会相应增加,其财务杠杆具有正效应。由公式(2)可知:当企业资产报酬率(ROA)高于负债利息率时,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增加幅度会大于资产报酬率的增加幅度。可见要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可适当负债,适当负债对企业来时是有积极作用的[5]。
4.2负债能够降低企业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包括资金占用费用和资金筹集费用两部分,资本成本=资金占用费/筹资总额-筹资费用,虽然企业采用自有资金的方式筹集资金,这种方式财务风险小,但资金占用费比较高导致付出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而负债筹资的资金成本低于自有资金筹资的资金成本。由于负债筹资的利息是税前支付,能够使企业获得减少纳税的好处,因此企业实际负担的债务利息低于其投资者支付的利息。
4.3负债具有抵税的作用
现行制度规定,债务利息应计入企业财务费用之中,而财务费用可以在税前扣除,使得企业节税额为I*T(I为债务利息,T为所得税税率)。由此可见,负债经营是可以为企业带来节税效应的,使企业利润增加。
4.4负债能够降低企业控制权分散风险
企业从债权人手里筹集债务资金,债权人无权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负债筹资可以有效防止企业控制权分散。反之,企业如果发行股票可能会削弱股东的控制权,因此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等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从降低企业控制权风险的角度考虑,负债经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方法,有效地保持了现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
4.5负债经营能在通货膨胀中获益
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物价上涨,货币不断贬值,企业负债还是以账面价值为标准进行偿还, 不用考虑到通过膨胀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当市场通货膨胀时,企业实际偿还账款的真实价值将要低于企业借入账款的真实价值,从而货币贬值的风险则转移到了债权人身上, 这样剧就可以使企业得到货币贬值的收益[6]。
5 中小企业负债风险原因分析
5.1不能合理确定举债规模
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大小或者表示为负债资金数量在企业资金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众所周知,负债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增加企业投资者的收益,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负债规模越大,则企业负债利息的负担就越重,导致收益率下降,企业收益就会减少以至于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可能出现无法偿还债务的问题。
5.2不能准确把握用款时间
负债经营的尺度除了负债规模以外,还有用款时间上存在问题。在用款时间上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企业经营在不同的时期,对资金的需求量并不是一个常数,部分中小企业在决定何时举债方面的能力可能有所欠缺。导致部分中小企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可能不能准确的把握用款时间以至于错过资金投放的最佳时间。
5.3负债结构不尽合理
负债结构包括负债期限结构和负债比率结构。需要指出的是负债期限结构的概念,负债期限结构是指长短期负债的相对比重,即企业长短期借款的相对比重。是资产负债率后企业需要考虑的另一重要因素。总体来说,不管是保守型的筹资策略还是激进型的筹资策略,负债结构的不合理很可能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5.4负债本身存在固有的风险
企业经营经营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固有的风险,不论企业是否负债经营,这种风险仍然是存在的。这种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的生产成本、销售状况等诸多外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直接表现为其息税前利润具有不确定性。金融市场的波动对企业负债经营的影响,金融市场的市场利率以及资金供求情况、汇率的变动等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的负债经营产生直接影响。中小企业在采取激进方式进行筹资时,如果遇到银根紧缩,短期借款利率将大幅度上升,直接导致其承担的利息费用大幅度增加[7]。
6 负债经营的潜在风险
6.1持续增长的负债最终会导致财务成本危机
负债给中小企业增加了很大压力,因为利息和本金的支付是中小企业必须承担的现实合同义务。如果企业无法如期偿还,将有很大可能面临财务危机,进而财务危机会增加企业的费用和成本,直接减少企业所创造的现金流量。财务危机成本可以分为间接成本和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企业依法破产时所支付的费用,企业在破产之后,企业资产所有权将要让渡给债权人,并且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诉讼费、管理费、律师费和顾问费等都属于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企业在宣布破产之前可能已经承担了巨大的间接成本。比如,由于对企业负债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质疑,导致放弃使用该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供应商可能会拒绝向企业提供商业信用和服务,再者企业可能会流失大量优秀的员工等等。所有这些间接成本都不会表现为企业直接的现金支出,但是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并且随着企业负债额度越来愈大,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显著[8]。
6.2过度负债有可能会引起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代利润大,资本利润率高
负债对所有者来讲是理想的,因为企业用债权人的资金经营,增加了所有者权益,企业发展壮大的可能性增大。但对于债权人来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债权人承担的贷款风险就加大。因此要想方设法收回贷款,使贷款风险降低。这样,不仅不利于企业的贷款能力,并且有可能使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因此负债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债权人限制,所以从这方面来讲企业负债规模要适度。对于一般中小企业,普遍认为资产负债率安全界限为30%,40%较合适,如果突破50%将会给资金周转带来困难,同时也可能会增加贷款利率[9]。
6.3偿债能力较低形成风险
企业的偿债能力一般用偿债能力指标表示,短期偿债能力常用的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冻比率和现金比率。而长期偿债能力常用指标有负债比率、股东权益比率和权益总资产比率、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利息保障倍数。在我国,中小企业偿债能力普遍较低,因此不能及时偿还债权人债务导致资金周转困难,进而形成风险。
7 对中小企业负债经营的建议
7.1正确理解,适度负债
中小企业负债应做到:负债结构适当,负债规模有度。如前面所述,负债经营能够获得很多的利益与好处。但是为了避免负债带来的风险,中小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企业负债经营是否适度主要看企业的负债比率是否与企业具体情况相符合,形成资产负债最优组合。据了解,我国中小企业的最优负债率为30%-40%,超过50%将会给企业带来负债风险。
7.2借贷定位,多项融资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资信较差,信贷抵押物不足等原因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比较困难。再者,银行同样是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渠道,这不仅仅是因为银行是国家与市场经济的纽带,而且相对于那些大中型借债企业来说中小企业有个绝对的优势,当国家抽紧银根时,最先受到调控的就是这些大型借债企业了[10]。除了银行融资之外,中小企业应该多项融资,寻找自己合适的融资产品。
7.3合理安排负债经营结构
合理安排负债经营结构既要考虑到负债经营的期限结构,也要求保持长短期债务比例适当。负债结构要与投资回收期联系起来以保持均衡偿还。要以长期负债为主,相应控制流动负债的比重。短期负债具有手续简便、资金成本低的优点,长期负债具有使用数额大、时间长、增强企业后劲、提高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等优点。正由于长短期贷款之间各有缺点,所以中小企业应当扬长避短,合理安排负债经营结构,衔接恰当,以获取最大的杠杆效益[11]。
7.4建立偿债基金
如果中小企业存在某笔债务数额较大,或拥有几笔同时在某一确定时间到期的债务。通常,中小企业在正常资金周转过程中的货币资金存量是不足以偿付的,因此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还债压力。针对以上情况,中小企业可以采取在一定时期内逐期积累一笔偿债基金的策略,这样既可以保证企业到期债务的清偿能力,又不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另外,对于有外币借款的中小企业,可以在汇率有利的情况下购入外汇,建立偿债基金,并将国家批准的专项还贷出口外汇直接存入外币专项存款户,专门用于偿还外债。
参考文献:
[1]高嬉洁.中小企业负债经营问题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1:63-64
[2]文晓璋.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06:263-264
[3] 杨景海.关于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及优化途径[J].科技资讯,2007:220
[4]裴劲松.负债经营的误区.企业财务管理[J],2008(3):31-32
[5]吕石文. 中小企业负债经营及其风险防范探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2:84-85
[6]郝少博.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适度负债经营[J],科学咨询,2012:23-24
[7]高珺. 我国中小企业适度负债经营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118-119
[8]余凯成.中小企业筹资渠道拓展[J].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7).
[9]湛新民.负债经营趋势[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10]刘建青.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负债经营[J].甘肃理论学刊,2010
[11] 鲁天婵. 中小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分析[J].网络财富,2010(5):42-43